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岳飞网·微信秒登录

电脑版尽能领略岳飞网的风采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交流中心”不能登录,请加微信13907371163及时沟通解决
查看: 1572|回复: 5

被遗忘的名角,甘肃秦腔大师岳钟华传奇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16-1-9 1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州故事】被遗忘的名角,甘肃秦腔大师岳钟华传奇

2016-01-09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王文元

1.jpg
        讲述人?陈岚中国秦腔博物馆研究人员青年戏剧家

  进入腊月里,村子里的锣鼓声渐渐稠密了。社火准备操演,秦腔已摆开了场子,戏台前总是挤满了人。
  看戏,讲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台令人如醉如痴的秦腔,就有许多门道。化妆有讲究,红脸白脸,蓝脸绿脸,各有说道;唱念做打,更是各有技巧。别的不说,甘肃的秦腔也分为多个流派,流行于陇东的为东路,流行于陇南的为南路,而兰州地区流行的则为中路,主要流行在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南至岷县、临夏,东至定西,北至靖远这样一个范围内。
  “过年了,去看看架架儿!”初听此言,外地人往往不明就里。“啥叫架架儿?”说的就是甘肃中路秦腔的特点。“注重功架”,兰州中路秦腔艺人们创造出了三杆子、三斧子等独具地域特色的表演方式。
  清末民国是个巨变的时代。秦腔也在改良和传统相碰撞中发展,中路流派的一批艺人,在学习陕西秦腔的同时,也大力推进秦腔的继承出新。这些人中,岳钟华就是其中的主力。今天,就让我聆听一代秦腔名角的传奇。
  周仁回府,108个袖头,独树一帜
  周仁双袖极速地卷起,哗的一声散开,右面水袖打在敲字的左靴底,左面水袖,则打在了妻子的裙边。周仁妻子:“这效尤?哎,你倒去吧?”周仁回应:“在!”就在这时,一声云板,将周仁无奈,假装、忘恩负义的心情完美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岳钟华的戏《周仁回府》。
  岳钟华演周仁时,创造了108个水袖动作,这成了他的招牌。其实,这戏也是他跟别人学来的。后来,传授这部戏的师傅,也不由得赞叹,称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岳钟华祖籍陕西,1898年出生,他父亲是清末兰州戏班福庆班的名角岳麻子。不过,岳钟华并没有跟随他父亲学戏。他年幼时跟随李夺山入门,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腰腿功非常好。岳钟华后来专攻小生。戏剧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然后又有细分。生角就有贫生、花生、铁生、武生等等。在李夺山的教导下,岳钟华继承了甘肃秦腔中路派的演技,基本功非常扎实,在《牛脾山》一戏中,他演子都,能从两张叠放的桌子上,翻个跟头下来,稳稳当当地站住,寸步不移。可惜,他演的很多拿手戏,现在都失传了,如《辕门进酒》《木月剑》《借赵云》等。
  岳钟华登台的时代,正是清末民初,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秦腔也不例外,民国初年,陕西成立了易俗社,对秦腔进行了改造,大批受过学校培养的秦腔艺人在西北各地亮相,一大批经过改革的“新秦腔”出现了。他们给流传在西北各地有地方特色的秦腔流派,带来了巨大冲击。岳钟华正赶上这个潮流。就以兰州为中心的中路流派而言,一些艺人去了外地,试图避开这个潮流,显然这是不行的。岳钟华和一些秦腔艺人则积极汲取陕西新秦腔的特点,为自己所用。他看了陕西秦腔名角王德孝演出的《忠义侠》后,在王德孝的指点下,他学会了这部戏。此剧目后来被人们改编为《周仁回府》。岳钟华将戏学到手后,加入了兰州秦腔的演出技艺。陕西秦腔界有“活周仁”之称的陕西女小生黄金华,上世纪40年代末来兰州演出,看了岳钟华的《周仁回府》后大为赞叹,并向他学会了周仁的水袖技艺。在多方融合中,岳钟华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演出特点。
  黄鹤楼开场,周瑜晕倒了,这咋办?
  岳钟华还有一个绝技——救场的绝技。俗话说,戏台如战场,救场如救火。救场完全看演员的基本功。
  一天,戏班上演《黄鹤楼》。这是场三国戏,演刘备过江的内容。眼看着要开场了,演员们都装扮好了。就在这时,有人忽然晕倒了。立刻,戏班炸了锅。晕倒的不是别人,是周瑜。这咋办?观众在台下翘首企盼,可周瑜上不了场。即便找人顶替,上妆也要一子。没有办法,只能先让鲁肃上场,稳住观众,为后台换人争取时间。于是,扮演鲁肃的岳钟华就上场了。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没这段词啊!上台了总要唱,唱啥呢?只能现编。于是,岳钟华在台上,现编现唱,大段唱腔。这下可把观众镇住了,成为街头巷尾的佳话。岳钟华和那个时代秦腔艺人有个最大的不同。他不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极其善于学习。从编词救场的事来看,他的文化修养是很高的。无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兰州秦腔的变革中,他承担了主力军的作用。岳钟华还与文汉臣、耿忠义等联络了一批名角,邀请陕西名家,共同组织了文化社。文化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租用定西城隍庙的戏箱,定西的城隍是文天祥。故而文字打头,取名文化社,在兰州双城门外活动,并首创夜场演出。
  岳钟华在文化社的成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社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后。在这承前启后的时代,他们为保存甘肃本土戏剧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jpg 岳钟华
  耿家脸谱,在他手下得以保存
  岳钟华对甘肃秦腔还有一个重大贡献,那就是在保存兰州秦腔脸谱中功不可没。
  甘肃秦腔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开始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一大批秦腔艺人用他们的毕生心血,创造了这一文化奇葩。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兰州秦腔脸谱,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艺术珍品。
  兰州秦腔脸谱和陕西秦腔脸谱在造型、着色、勾画技法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是以宋元杂剧中勾画眉眼的特点逐步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了多种脸型的脸谱。即便在全国三百余种戏曲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过去,兰州街市上有个习俗,居民和商户们喜欢悬挂兰州秦腔脸谱,并把它作为辟邪、招财的象征。
  民国年间,秦腔大师耿忠义根据自己面部瘦长,额头宽平,颧骨突出的特点,巧妙构图,创造出了耿家脸谱。
  1954年,就是岳钟华去世的前一年,他受甘肃省文化局委托,画了208幅兰州秦腔脸谱。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几乎是义务劳动,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作。他不仅依靠自己记忆,更是走访民间艺人。画《封神榜》系列脸谱时,其中有段戏《黄草山》,有北海四魔,这四人角色的脸谱,究竟是啥样子?这时,这部戏已经好长时间不演了。几乎说不清,为了画得准确,他多方打听,得知武威有个净角演员拓下脸谱。这脸谱怎么拓呢?原来,在照相技术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演员们要保存自己的脸谱,咋办?演完戏后,找一张麻纸,从自己的脸上拓下来。这是失传的技术了。于是,岳钟华就跑了一趟武威,找到那位演员,将他保存的脸谱临摹了下来。前前后后忙碌了大半年,总算将兰州秦腔脸谱描绘了出来。
  今天看来,这208幅脸谱,无疑是甘肃文化的珍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陇苗》杂志发表了200多幅,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如今,人们看到的各种兰州秦腔脸谱,都是从《陇苗》上来的。这些脸谱告诉人们,兰州秦腔舞台上曾演过从殷商时代到明末清初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秦腔。
  在一个巨变时代,作为秦腔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甘肃秦腔大师,也是一位被人们忘记的大师,如今他已去世六十多年了,谨以此文,纪念这位秦腔大师。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yue 发表于 2016-1-9 1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6-1-9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兰州秦腔脸谱之白虎

2.jpg
兰州秦腔脸谱之孟金
3.jpg
解放前秦腔演员演出候场的场景
4.jpg
兰州秦腔剧目《黄金台》
5.jpg
兰州秦腔脸谱之燃灯古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进超 发表于 2016-1-10 09: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岳家人还有很多宗亲还没有找到组织呐,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国防 发表于 2016-1-10 11: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缅怀秦腔大师岳钟华先生!他是当之无愧的秦腔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林峰 发表于 2016-1-10 15: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缅怀秦腔大师岳钟华先生!他是当之无愧的秦腔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5-14 17:48 , Processed in 0.1980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