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岳飞网·微信秒登录

电脑版尽能领略岳飞网的风采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交流中心”不能登录,请加微信13907371163及时沟通解决
查看: 3294|回复: 10

[转帖]向伟大的母亲们致敬!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16: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母:居必择乡
     来源:学生大读书站作者:章晓明编辑:醉梦悠影
    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王符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大师。后人习惯把他与孔子并列而称"孔孟"。
  孟子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的学术能在流派纷呈的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与他有一位杰出母亲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意思是说,君子要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居住,要选择可以使自己进步的人交往。出身微寒,识字不多的孟母正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孟母丧夫后,便与年纪尚小的孟轲相依为命。当时他们居住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旁边住了不少没有教养的恶少。这些恶少们不但有偷鸡摸狗的行为,而且见孟家孤儿寡母,便常常向孟家扔砖头,弄得鸡犬不宁。孟母非常担心孟轲会跟着这群孩子学坏,心里很不安。由于孟家紧邻一块墓地,几乎每天都会有送葬的人群披麻戴孝啼哭着从门前经过,久而久之,孟轲和邻家孩子也跟着模仿。孟母感到这样的环境对孟轲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便决定搬迁。
转贴孟母带着孟轲来到鲁国的都城。孟母想,繁华的都城既可以使自己找到一份活计养家糊口,又可以使孟轲接受一种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他们在都城热闹的街市选择了一间破旧但价格便宜的房子住了下来。孟母白天做活挣钱,年幼的孟轲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可是细心的孟母发现这里两家邻居一个是打铁的,一个是杀猪的,无聊而又好奇的孟轲不是学生意人的吆喝叫卖就是模仿杀猪的动作或者学猪叫。此时的孟母又开始犯愁了。
  有一天,孟轲看见邻居家在杀猪,就问母亲:
  "东家杀猪做什么用呢?"
  孟母信口答道:"要让你吃肉。"
  "是这样吗?"
  其实孟家贫穷,从来没有买过肉吃。但孟母自悔失言,为教育孩子守信不自欺,还是向邻家买了肉让孩子吃。
  不久胡人听说鲁国富庶,便来到鲁国都城谋些生路。胡人生性野蛮,在花光了身上的积蓄后便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来,而孟家附近由于是下等平民聚集地,形势最为混乱,不几月已有数人丧命。
  一天,孟轲在附近和邻居小伙伴游玩,突见一大汉持铁凿站立在前,面目狰狞。小伙伴见此一哄而散,孟轲因怀中藏有三文钱,心中颇为忐忑,被大汉一把抓住,后背还被铁凿打了一下,可机敏的孟轲还是逃出了魔掌,自此几日不敢出门。
  当时鲁国处于战国列强包围之中,军力微弱,齐楚常有吞并之意。于是鲁国有大夫建议,效仿管仲治齐,男者为商,女者为娼,国富兵自强!所以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激烈。孟家居住地的商贩们为了争地盘,常常纠纷不断,打杀之声不绝于耳。一天,孟母做活归来,突见孟轲浑身是血,倒在家门口,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轲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秤砣突然飞至,恰好砸在孟轲头上,让他挂了花。孟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找一个好环境。于是他们迁到都城的一个靠近书院的地方居住。
  在新的居住地,孟轲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安静的书生们从门前经过,他们服饰整洁,谈吐温柔,举止文雅,而书院的琅琅读书声则传达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孟轲对读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孟轲便与小伙伴们学着摆设祭坛,打躬作揖,进退如仪,为后来的诗书礼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被孟母看在眼里。孟母认定,这就是她要找的适合孟轲成长的居住地。
  这家书院是国家开设的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孟母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她盼着孟轲能读书做学问,将来好出人头地。于是孟母找到学校老师,请求学校接受孟轲入学。
    孟轲入了学,学业也算进步很快,但他自恃聪明,渐渐对学业马虎起来。有一次,孟轲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中途辍学,回到家里,看见母亲正专心致志地织布。孟母起身问道:
  "你学得怎么样了?"
  孟轲回答:"学得差不多了。"
  孟母回头拿起一把剪刀,把织机上织了一半的布齐刷刷地剪断。
  孟轲睁大眼睛,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要把织好的布剪掉?"
  母亲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说:"你今日学业半途而废,就像我剪断这织了一半的布一样。"
  孟轲幡然悔悟。从此拜子思为师,旦夕勤学不息,终成大器。
  孟母望子成龙,教育有方,于细微处从小做起,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重在德育,动情晓理。因而,"孟母买肉"、"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的佳话,多年来屡被人们引为教子良方。
  转贴于 学生大读书网 http://book.studa.com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16: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之母(姚太夫人):乡野贤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公元1103年,在相州汤阴(今属河南)农村的一间破旧的民房里,姚太夫人拖着疲惫的身  
子生下了一个男婴。当时正逢乱世,金人进犯中原在即,姚太夫人希望襁褓中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她跟丈夫商量,想给孩子起一个能代表自己心愿的名字。这时姚太夫人听说有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她脱口而出:"有了。就叫岳飞吧。"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冲走了岳家所有的东西,本来就贫寒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了。后来岳飞随父母离开家乡,漂泊到河北。苦难的生活使岳飞从小沉默寡言。 姚太夫人出身乡野,识字不多,却是一个极有主见、为人刚直、思想开明的母亲。她从小就对岳飞施以严格的家教,教育儿子不但要学会承担各种苦难,而且要能成为一个刚直不阿的男子。聪颖的岳飞渐渐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在母亲的熏陶下,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并学得一身好技艺。他先是随汤阳枪手陈广学"主技",后随同乡人周侗学骑射,继又攻读《孙子兵法》,很快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深受乡人赞赏。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而这一年,开封还是被金军攻破。金军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热血沸腾的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却遭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状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升为太尉的岳飞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以尽快收复中原,但高宗瞻前顾后,畏葸不前,最后拒绝了岳飞的提议。绍兴九年,贪生怕死的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岳飞知情后不胜愤懑,立即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可高宗和秦桧根本不把岳飞的上奏放在眼里。
  第二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高宗无奈之下只好派岳飞出兵反击。
  岳飞苦战沙场,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攻下朱仙镇,四十五里外的开封城也指日可待。处于下风的兀术见势不妙,被迫退守开封,致使金军士气低落。兀术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在朱仙镇,岳飞厉兵秣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 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难忍内心的悲愤,抚摸着背上的"精忠报国"几个字,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飞誓死保国的情怀遭到抵制,壮志难酬,再想到临行前母亲的谆谆教导,竟哭着回到了临安。
  岳飞回临安后,马上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继续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以"谋反"罪,将岳飞打入了大牢。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年仅39岁的岳飞被秦桧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相继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与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晚年姚太夫人随岳飞军中奉养,绍兴六年春病逝鄂州,宋高宗赐葬于此。因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开阔,形似卧虎,因此名之"卧虎舔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16: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之母(郑氏):画荻教子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万松老人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
  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
  欧阳修10岁的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他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本六卷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允许,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大开眼界,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阅读。宋朝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
  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
  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说: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
  其时欧阳修官职并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强加给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在处理政事之余,常常在山水间寄托幽情。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著名的作品《醉翁亭记》,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醉翁之意不在醉,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他在文中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与宾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正如李白所言:天才我材必有用。身怀八斗之才的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后,终于被宋仁宗想起。宋仁宗为欧阳修的才气所打动,把他调回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上任伊始,便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恰好由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便要求阅卷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考生,如发现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
  欧阳修的录榜标准,开了一代文风,招纳了大批人才,自然也得罪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考生。颁榜的那天,有不少考生见自己落选了,对欧阳修十分不满,吵吵嚷嚷地辱骂他。有些人甚至把骑马出门的欧阳修拦住,向他讨说法。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从此发生了变化,大家开始摒弃那些不痛不痒、哗众取庞的文章,继而形成了朴素而自由、严谨而高雅的文风。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为追悼母亲,他写下《先妣事略》,字里行间无不透出母子的绵绵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侃之母(湛氏):令人潸然泪下的贤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小雅·蓼莪》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与孟母、欧阳母、岳母一起被尊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其出色的言传身教常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幼学》云:"侃母截发以筵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这"侃母",指的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
  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16岁那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嫁给吴国扬武将军陶丹为妾。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陶丹便病逝。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由于孤苦无依,湛氏只好携带幼小的侃儿由浔阳〈今九江市〉回新淦娘家,以纺织为生,供陶侃读书。
  湛氏小时候受过一点启蒙教育,是个有少许文化的女子。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因而省吃俭用,以自己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供儿子读书。可是,小陶侃生性贪玩,读书不用心,这让望子成龙的母亲十分焦急。
  湛氏懂得,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天真的,要让他懂得道理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而人生的许多道理其实就在生活中,只是你要想法让他明白才行。于是湛氏总想在生活中给孩子以启发。
  有一个下雨天,由于家无斗笠、雨伞,陶侃没法上学,便蹲在地上看母亲织布。他的两只眼睛好奇地盯着织布机上穿来穿去的梭子。湛氏突然停下织布机,把小陶侃拉到身边,问道:
  "侃儿,这些天老师教了你什么课文呀?"
  "娘,老师最近教我们读《贤文》。"
  这篇文章湛氏小时候也读过,她接着问道:
  "《贤文》很有意思,你背得出来吗? "
  小陶侃马上流畅地背诵课文。
  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母亲叫小陶侃停下,问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知道这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呃,说的是……说的是……光阴……日月……说的就是……"小陶侃愣愣地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头绪来。 母亲因势利导,指着手里的织布梭子问:
  "侃儿,这是什么?"
  "娘织布用的--梭子。"
  湛氏接着边织布边指着手中来来去去的梭子问:
  "你看这梭子来回穿梭,快不快呀?"
  "快,真快! "
  "对,这日子呀,就像妈妈织布的梭子一样,飞得很快。还有啊,箭射出去也是很快的,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所以时间就像那射出的箭和织布的梭子一般快呀。"
  "哦,原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讲的就是日子过得真快啊! "小陶侃抓抓头,豁然开朗。
  "是呀!侃儿,像你这样读书不用心,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惜不可惜呢?"
  "可惜! "
  "既然可惜,该怎么办? "
  "娘,儿懂了。儿要去珍惜光阴,用功读书!"
  "这就对了。从现在起,你定要用功读书,切莫浪费光阴。"
  小陶侃望着慈母那温和而期待的目光,顿然好像懂事了许多。从此,他发奋苦读,结果不负母望,一举成才。
  陶侃为官以后,也常告诫部下:"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后人为纪念陶母教子惜阴苦读的精神,在湛氏故宅旁(今新干县皮革厂)筑有陶侃读书台,其下为洗墨池。尔后,又在读书台附近兴建了"惜阴书院"和"金川望江楼"。
  通过这件事,母亲知道了教子不能光说教,要身体力行,从生活的细节中给孩子以启发。
  陶侃家境贫困,尽管如此,陶母仍是宽厚待人,保持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和礼节。

有一天,陶侃父亲的好友范逵等数人途经陶侃的家乡新淦,见冰雪封道,且又天色将晚,特来陶侃家借宿。陶侃有心待客,可是家中室如悬磬,着实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范逵似乎也看出了陶侃的尴尬,便觉自己的行为颇为冒失。
  这一切都被湛氏看在眼里。她觉得家中虽然贫寒,但做人不可失礼。于是她连忙上前热情招呼客人,并要侃儿和客人聊聊天,叙叙旧。然后,她便转过身去安排食宿问题。
  家中早已无钱买米,怎么办呢?湛氏习惯性地用手捋了一下鬓角,顿时想出了办法。她趁客人们闲坐交谈之际,毫不犹豫地拿出剪刀,将长发剪下,编成假发,旋即出门卖与邻人,换回了米油酒菜,又撬下家中几块旧楼板当柴烧,把垫在床上的禾草席子拿出来切碎喂客人的马。这就是作为母亲的湛氏"截发筵宾"的动人故事。
  范逵等人被陶母的情谊深深感动,连声赞道:"没有这样的母亲教育是出不了陶侃这样的人啊!" 母亲"截发筵宾"的待人美德,深深铭刻在陶侃心上。故陶侃为官以后,始终保持着"恭而好礼","引接疏远,门无停客"的待人作风。
  由于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后被太守范逵荐为县令。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侃儿,为娘苦了一世,总算看到你有了出头之日。但望我儿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
  "放心吧,母亲,陶侃记住了。"
  "为娘拿不出什么东西为儿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 "陶侃颇为不解,"娘,你--"
  "是的,三件土物,"湛氏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说,"带上它吧,到时你自会明白的。"
  来到官府后,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这一块白色土布,更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奉,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亲的箴告,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在仕途上果如湛氏所望,正直为人,清白做官。
  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恰好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他带了一坛腌鱼送交母亲。
  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_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宫,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
  后人赞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明·张九韶《重修陶母基记》;康熙《新淦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
  陶侃学富五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因而他的仕途十分顺利。他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封长沙郡公,成为中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而这一切都与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一代贤母湛氏去世了,人们遵其遗嘱,将其葬于新淦县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16: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光之母(聂氏):一生的忠告
    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林逋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大历史学家,其父司马池是一位仙风道骨的知识分子,虽家藏万金,却专心读书,锐意进取,曾长期任掌管皇家藏书阁的三司副使。司马光的母亲聂氏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子,她像其他母亲一样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但又教导有方。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司马光成长为宋代宰相。
  司马光6岁开始读书,由于父亲忙于公务,母亲便承担起儿子的启蒙教育。司马光是个急脾气,读书学习常常只图进度而不求甚解,比如一篇文章连读几遍也不能牢记在心。常常是同窗们都背课文了,可他心中却了无痕迹。小小的司马光为此事非常烦恼,总觉得自己是个不聪明的孩子。
  母亲聂氏知道了儿子读书的毛病,耐心地劝导他说,学习,一是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启蒙阶段应打好牢固的基础;二是要有自信和耐性,不可抱怨和泄气,这也是做人的道理。父亲也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还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诵读与理解并重。
  为了培养自己的耐心,司马光在别人游戏的时候,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心无旁骛地苦苦攻读,直到能在母亲面前把书全部背诵下来才去玩。
  母亲看到儿子对读书越来越有兴趣,便着手循序渐进地加深课文的内容,并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司马光7岁时不仅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解《左氏春秋》,而且能自编故事逗母亲。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同伴在庭院玩耍,一个同伴不慎掉进一只大水瓮中,其他的孩子吓得不知如何如好慌忙逃走,而司马光在水瓮外转了几圈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他捧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砸开了水瓮,水流出来,同伴也得救了。小司马光这个机智的表现后来被画工绘成《小儿击瓮图》在汴梁张贴。
  司马光在母亲教诲下,学习进步很快,已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自觉性的学习,阅读量不断增大。15岁时,他不但饱读诗书,而且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时人称其"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这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聂氏不仅关心司马光的学业,而且从小注重培养他的人格,要求他做人要求实、有气节、光明磊落。
  大概在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的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可女仆烫核桃的情景被父亲看得清清楚楚,见他撒谎,就严厉地训斥他的不诚实。
  这件事后来也被母亲知道了,母亲对他说:谁剥开了核桃是一件小事,可撒谎的恶习却是一件大事。撒谎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司马光终于知道了事件的严重性。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成年后的司马光沿着读书做官仕进之路节节高升,多数时间是任学士、翰林等闲职。他一生光明廉洁,反对纳妾,夫人亡后坚持不续娶,历来传为佳话。
  后来司马光受神宗皇帝之托呕心沥血十九个春秋,完成了卷帙浩繁、纪事广博的编年巨著《资治通鉴》。这部书深深影响了近千年来的众多帝王和文人学士,因而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家双绝"两司马"。
  1086年10月11日受中风折磨多时的一代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是已在杭州刊刻的《资治通鉴》尚未完成付印。他死后殓入早就备好的薄棺,遗体仅盖一旧布被,随葬的只是一篇专门颂扬节俭的文章──《布衾铭》。前来吊唁的太皇太后、皇帝和大臣看到府中萧然,满屋图书,床上铺一领旧竹席,都慨叹不已。朝廷送来两千两丧葬银,其子遵父遗命全部退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岳润清 发表于 2007-7-13 1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是有不少伟大的母亲,其中岳飞母亲堪称典范。
建议将2楼“岳飞之母(姚太夫人):乡野贤母”移至《正史评说》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2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诺贝尔之母:生活的锤炼
 抵抗快乐的是贤者。——艾匹克蒂塔
  诺贝尔这一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诺贝尔在化学化工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设置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物理、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平诺贝尔奖是举世公认的最高奖。获奖者得到的不仅仅是奖金,更重要的是荣誉,是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的自豪。诺贝尔奖的精神光芒四射,诺贝 尔的名字也流芳百世。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他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母亲开一小杂货铺养活四个孩子。父亲由于经营不佳,在瑞典屡受挫折,就在小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靠借债度日。为躲避债主上门,伊曼纽尔·诺贝尔只好离家出走,先到芬兰,后到俄国谋生。小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也站在街头巷尾卖过火柴,以便赚几个钱帮助维持家庭生计。在那场大火中,小诺贝尔的母亲为了救出孩子几乎丧命,精神和健康都受到了影响。
  诺贝尔从生下来就一直病病歪歪的,大家都说这孩子活不了。诺贝尔的母亲用全部的爱关怀着他?使他那盏明灭不定的生命之灯能够燃下去。
  大概是由于健康的原因,诺贝尔很小的时候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为了能让小诺贝尔学文化,母亲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筹钱。小诺贝尔上学时已经8岁了。然而不幸的是他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
  有一次母亲问小诺贝尔:“你将来想干什么?”
  小诺贝尔摸摸脑袋说:“我还没有想好。”
  母亲说:“你跟着爸爸学习吧,我相信你会找到你的理想的。”
  1843年,刚刚10岁的小诺贝尔来到他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用他母亲的话说,只要勤奋上进,社会也是很好的学校。于是小诺贝尔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经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进一步扩展他的视野,让他学到更多的东西,母亲要求父亲在外出工作时带上小诺贝尔。1850年父亲让小诺贝尔出国旅行学习。两年中,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回来后他告诉母亲:“我已找到我的理想了。我想像爸爸一样,造炸药。”
  母亲说:“孩子,你应该超过你爸爸才是。”
  从此小诺贝尔投入他父亲创办的“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厂”工作。当时这工厂正为俄国生产急需的武器装备,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地雷、水雷及炸药的生产流程,研究过大炮和蒸汽机的设计。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工艺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使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厂的生意变得不景气。父亲伊曼纽尔于1859年带着妻子和最小的儿子埃米尔回瑞典了,留下三个儿子在俄国管理工厂。诺贝尔的两个哥哥致力于企业的复兴,诺贝尔则全力投入他心爱的发明创造。他废寝忘食地坚持研究设计,终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三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这三项发明都取得了专利,对此诺贝尔全家都很高兴,
  多年跟随父亲研究炸药、鱼雷,使他的兴趣从机械方面转到了应用化学。早在1855年,曾担任他化学教师的津宁教授告诉过他:化学家发现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硝化甘油具有猛烈的爆炸性能,由于它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故不易控制,无法应用。小诺贝尔和父亲都深信硝化甘油具有发展前景,因而他们分别在俄国和瑞典研究它。
父亲伊曼纽尔根据他在黑火药研制中的经验,将10%的硝化甘油加到黑火药中,企图制出一种强化炸药,但是由于他的化学知识有限,无法解决炸药的安全点火问题。小诺贝尔则不一样,他首先仔细研究了硝化甘油的性质和制法,还参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明确地认识到,要硝化甘油变为实用炸药,一是要寻找一种相宜的方法,点燃炸药,二是要在不减弱其爆炸力的前提下,将硝化甘油变成一种尽可能安全的形式。
  正在这时,研究中进展不大的父亲把他召到瑞典,父子合作研究。诺贝尔以其活跃的思维,经过50多次实验,终于在1862年完成第一项重要的发明。他先将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内,再装上导火线。装好后,他邀两个哥哥来到河边,将导火线点燃,投入水中,“轰”的一声,只见火花四溅,爆炸力果然比黑火药大。这就是诺贝尔专利雷管。初步的成功表明他弄清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但是这次爆炸的主体仍是黑火药。为此他继续潜心研究。
  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1864年9月3日,试验中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他们的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五位助手,包括他的幼弟埃米尔都被当场夺去了生命。小诺贝尔因当时不在实验室而幸免于难。他父亲也因这一沉重打击,悲伤过度,得中风而半身不遂。
  突如其来的遭遇使诺贝尔开始气馁了。母亲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看来我儿子真成不了科学家。如果你害怕了,就放弃吧!”
  小诺贝尔看出母亲内心的忧伤,问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
  母亲说:“没有哪一位科学家是一次实验成功的,科学实验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废。”
  母亲的话刺激了小诺贝尔。他什么也没再说,就默默地走进了实验室。
  经过反复实验?小诺贝尔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配料:硅藻土。这种物质不仅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具有较大的吸收力,将它与硝化甘油按1∶3的比例混和,就得到了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这一炸药使诺贝尔重新获得信誉?生产黄色炸药的工厂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黄色炸药研制成功了,但诺贝尔的研究仍在继续。他认为黄色炸药虽然解决了安全运输的问题,但是不活跃的硅藻土降低了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应该研制新的配方。火棉也是一种炸药,能否将它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呢?诺贝尔决定试试。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试验中不慎碰破了手,他顺手用火棉敷了伤口。夜里伤口的疼痛使他不能入眠,于是他默默地思考,怎样才能使火棉与硝化甘油混合呢?眼前这火棉使他想到可能使用含氮低的火棉效果较好,他立即起床做实验,天亮时,一种新型的胶质炸药研制出来了。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很强的爆炸力,还很安全,既可以在热磙子间碾转,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这样的性能显然是令人满意的。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引起了重视,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爆炸力强的新式炸药。
  胶质炸药的发明已充分表明诺贝尔在这领域是最优秀的,然而诺贝尔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先后研制出他命名为C89的无烟火药等。诺贝尔的发明兴趣不限于炸药,他有丰富的想像力,更有千方百计把这些想像付诸现实的不屈不挠的毅力。为此他还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件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这些研究相比之下,成绩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的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对儿子的成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工作后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每月都给母亲寄些钱。母亲却十分节省,把钱用来救济那些贫病交加的不幸的人们。她说这样才能使儿子勤奋工作,挣来的钱才用得有意义。
  在母亲博爱精神和实际行动的影响下,诺贝尔临终时决定设立“诺贝尔奖金”,留下遗嘱: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之所以设立五种奖是有其深远的考虑的。他一生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中,化学是他涉足最多的领域,其次是物理学。他真切地认识到研究化学和物理学的重要性,所以他特意为化学和物理学各设一奖。对于生理学和医学,他一直很关注,只是因为太忙,未能更多地研究它,对此他一直感到很遗憾,直到他去世前,他还想创办一个医学研究机构,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所以他决定设一生理和医学奖来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弥补他生前的遗憾。诺贝尔虽然不是文学家,但在长期的孤独生活中,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曾是他主要的业余爱好。完全出自于对文学的热爱,他决定设置文学奖,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文学著作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他发明的各类炸药,按他的意愿主要应该用于工业,造福于人类。但事实上炸药不可避免地被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此他很愤恨。为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他决心再设一项和平奖。历史事实已证明,诺贝尔设置的这五项奖的确在科学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诺贝尔所设立的五种奖,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伟大胸怀和崇高的宿愿。
  诺贝尔用铁铸的事实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诺贝尔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很少考虑个人生活,终身未娶,但是他能从朋友的关怀中获得温暖,能从事业的追求中获得欢乐。长期奔忙于科研和事业,使得他积劳成疾,60多岁时患了冠状动脉硬化。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而与世长辞,终年63岁。他火化后的骨灰安葬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外。他的名字和诺贝尔奖一样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21: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尔文之母(苏珊):美丽的诱惑

   若是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国希鲁兹别利,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医生。
  达尔文的母亲苏珊是著名制陶商的女儿,她不但和蔼可亲,也很有见识和教养。她喜欢  
栽培花卉和果树,时常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达尔文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同时她又很有耐心,十分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每逢孩子们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傻″问题时,她从不横加指责,而是耐心地给予解答。正是妈妈的这份爱心和耐心,使达尔文对生物、对他所生活的这个奇妙的生命世界产生了最初的兴趣。
  1815年夏季的一天,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大地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苏珊带着达尔文兄妹俩在花园里玩耍。孩子们采了一些花儿,又去捕捉蝴蝶。苏珊拿起花铲给刚栽的几棵树苗培土。她铲起一撮乌黑的泥土,轻轻闻了闻,然后把它培在小栗树的树根旁。
  “妈妈,我也要闻闻。”达尔文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学着妈妈的样子闻着乌黑的泥土。突然,达尔文抬起头,好奇地望着妈妈,问道:“妈妈,您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
  “我要树苗和你一样壮实地成长,树苗离不开泥土,就像你离不开食物。”
  “就像我离不开妈妈一样,是吗?”
  苏珊会心一笑,说:“好好闻一闻,这是大自然的气息,是生命的气息呀!别看这泥土黑,它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有了它,才有了郁郁葱葱的青草,才有了成群的牛羊,我们才有了肉和奶?有了它,花朵才能开放,蜜蜂才会成群飞来,我们才能喝到香甜可口的蜂蜜;有了它,才能长出燕麦和稻子,我们才有了粮食和面包。”
  “那么泥土里为什么长不出小猫和小狗呢?”达尔文开始刨根问底了。
  苏珊笑着对达尔文说:“小猫和小狗是猫妈妈、狗妈妈生的,是不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我和妹妹是您生的,您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啊,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妈妈生的。”
  “那么,嗯,最早的妈妈是谁,她又是谁生的?”
  “听说最早的妈妈是夏娃。不过,我只知道圣母玛利亚。”妈妈用手指着远方教堂对儿子说,“就是教堂里那个圣母玛利亚,可能夏娃和圣母玛利亚都是上帝创造的。”
  “那上帝是谁造的呢?”
  “亲爱的,世界上有很多事,对于我,对于你爸爸,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还是个谜,我希望你长大了自己去找答案,做一个有出息、有学问的人。”
  也许从那时起,生命从何而来的问题就印在了小达尔文心中,直到他最终自己找到这个秘密的答案。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年幼的达尔文把家里的花房、花园和门前大河两岸的绿色世界当成了自己最早的课堂。他不但天生喜爱动物,还喜欢收集各种植物、贝壳和矿物的标本。他时常独自坐在河边或塘边,静静地注视着水下的游鱼和缓缓流动的河水。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他学会了怎样根据花蕊来识别花草,怎样记住各种花草和树木的名称。随着对生物了解的不断加深,他对生物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也许正是出于对生物的喜爱,达尔文对各种小生命也总是格外珍惜。他很喜欢摸鸟蛋,但绝不将鸟蛋全部拿走,否则他觉得鸟妈妈太可怜、太孤单了。
  童年在无忧无虑中过去了,妈妈的耐心引导使达尔文对生物的兴趣产生了萌芽,尤其是生命从何而来更成了小达尔文心中最神圣的领地。也正是得益于母亲耐心的教导,他那良好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不幸的是,当达尔文8岁时,母亲去世了。此后达尔文即由其姐姐们照料。
  母亲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却给达尔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一年达尔文进入了一所私立小学,但他不喜欢课堂上老师讲的枯燥的《圣经》,却喜欢在课后观察蝴蝶、蜜蜂,捕捉昆虫。
  上中学后,达尔文依然喜欢野外活动,学习成绩很一般,老师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之下”,他的父亲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什么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
  1825年秋天,达尔文按父亲的意志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但他对医学不感兴趣,闻到解剖用的尸体气味便恶心不止。他经常和高年级学生一起到海边采集海生动物标本,和这一带的渔民交上了朋友,有时还登上渔船捕鱼捞虾或去听地质学课。医学院的两年就这样过去了,他的医学课程学得很糟糕。父亲看到儿子学医不成,“习性”不改,非常气愤,就把达尔文送到剑桥大学去学神学,想让他将来成为一个牧师。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牧师提问:“老师,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牧师庄重地回答:“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来的。比如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而创造老鼠就是为了给猫吃。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不会变化的。”
  达尔文不以为然,对神学课程心不在焉,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但不久他遇到了对他整个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个人使他对生物学的热情再次迸发出来。
  一个初夏的假日,达尔文为父亲不准他放弃神学专业而十分苦恼。这时,他的表哥约他去参观剑桥大学植物园,达尔文也想去散散心,于是也就欣然前往。然而,在此期间发生了对他“整个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这就是结识了亨斯洛教授。
  亨斯洛是著名的植物学和矿物学教授,非常赏识达尔文的生物学才能,他们一起去近郊采集标本,有时为了采集稀有植物标本,他们还要长途跋涉。在旅途中,亨斯洛把接触到的每一种新奇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每一块有特点的地层都当成生动的教材,向达尔文传授知识。
  1831年,达尔文经亨斯洛介绍,跟随该校著名地质学教授席基威克前往北威尔士,考察那里的古岩层,学习发掘和鉴定化石。
  这一年,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毕业。他把自己的两个发现写成了科学论文,在爱丁堡大学的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获得了好评,这使达尔文研究生物学的热情更高了。
  1859年达尔文完成轰动世界的《物种起源》。马克思在仔细研究了这部书后指出:“这本著作非常有意义,我可以用它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恩格斯则称《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达尔文成了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有记者问成名后的达尔文:“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父亲吗?”
  达尔文说:“是母亲。”
  记者不解地问道:“你母亲不是早就离开你了吗?”
  “她让我感到了美的诱惑!”达尔文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2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盛顿之母(玛丽):没人愿意踢一只死狗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10岁的乔治·华盛顿个头比同龄人要矮小,也许是个头矮小又调皮的原因,华盛顿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欺负。这一点母亲早有所闻,因为华盛顿的调皮捣蛋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受到欺负的华盛顿回到家向母亲控告同学们对他的不敬。母亲说:“没人愿意踢一只死狗。”

  华盛顿怔了怔,明白了母亲话中的全部意思。
  华盛顿的前四代祖先是英国人,因为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于1655年移居北美洲大陆,来到弗吉尼亚落脚,垦殖农田,逐渐将产业发展为一个大庄园。华盛顿的父亲名叫奥古斯廷·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位农场主。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在威斯特摩兰出生。华盛顿的童年是在美丽的威斯特摩兰度过的。后来父亲经营农庄铁矿,幼年的华盛顿随着父亲多次迁移。
  华盛顿的生母玛丽是老华盛顿的续弦,也和丈夫生有四子一女,华盛顿是老大。老华盛顿的前妻生有三子一女,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华盛顿作为一户缺地家庭的幼子,不得不努力工作以争取成为一名弗吉尼亚绅士。于是华盛顿从小学会了骑马打猎,养成了英勇刚毅的性格。
  华盛顿的这种性格母亲是十分欣赏的,因为她知道一个人如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强和勇敢。但是母亲也知道华盛顿个性中的跋扈和内心莫名的浮躁。为了使华盛顿将来不至于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母亲买了一大堆文学、修辞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希望能增强他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能力。可华盛顿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为此,母亲犯难了好几年,她还从英国请来家庭教师为儿子补习文学、地理和拉丁文。华盛顿直到11岁丧父后,才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读了一大批文学类书籍。
  华盛顿后来回忆说,母亲当时并没有刻意要他读什么书,但她说文学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套用母亲“没人愿意踢一只死狗”这句话,其哲学含义便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全面的知识,没有出击的资本,终将没人理会。这个道理直到多年后他才理解。
  少年华盛顿的兴趣是在数学方面,他从小养成了随时记账、分毫不爽的习惯。他16岁时,参加了为弗尔法克斯领主托马斯测量谢南多亚土地的工作。他绘制的农田测绘图不但清晰规范而且毫无差错。母亲玛丽看到华盛顿做事认真很高兴,称他是做大事的人。
  1753年,弗吉尼亚州遭到法国士兵的入侵,华盛顿被召去担任民兵中校。他22岁晋升为陆军上校,并在战争中统领弗吉尼亚的全部军队。
  在华盛顿统帅军队的几年里,母亲玛丽既不为儿子的失利而灰心,也不为儿子的胜利而陶醉。有一天,华盛顿的部队打了胜仗,朋友们来向玛丽报喜。玛丽说:“朋友们,请不要恭维我的儿子。我只希望乔治能记住我的话:他不要忘记他是美国的普通公民,上帝只是使他比别人更幸运一些罢了。”
  1758年华盛顿退役,经过三次竞选当选为弗吉尼亚州议员。1759年,他与寡居的同龄少妇玛莎·柯蒂斯结婚,随后就返回家园,开始经营他在芒特弗农的农场。他热爱农场,经营有方,芒特弗农山庄的产业蒸蒸日上,主人闻名遐迩,芒特弗农山庄成为弗吉尼亚名流往来聚会之所。
  从1759年到1774年,华盛顿一直是弗吉尼亚议会议员。这段时期内,华盛顿的政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益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775年4月19日,在美国东北部的列克星顿,北美民兵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6月17日,北美大陆会议第二次会议一致推选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抵抗英军。7月3日,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剑桥的一棵山榆树下挥剑宣誓就职。华盛顿指挥部队从1775年7月起包围波士顿,将那里的英军整整困了八个月,使之在1776年3月撤退。胜利的消息传到费城,鼓舞了大陆会议争取自由独立的信念。7月4日,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被大陆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有人请教乔治·华盛顿的母亲,问她儿子何以能成为英勇的军事领袖,她回答说:“这是因为我教他服从的观念。”
  闻听美国独立,英国从本土派遣军队进入北美大陆镇压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全面爆发。
  华盛顿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世人公认的。他也有过指挥上的错误,但他总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大陆军越战越强。华盛顿的献身精神、杰出的战略思想、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坚定得当的指挥才干,引导大陆军经历八年独立战争,最终走向胜利。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签署了巴黎协定,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华盛顿立即辞去总司令职务,解甲归田,于当年圣诞节前夜回到故乡芒特弗农山庄。
  母亲看到儿子回来,紧紧地拥抱着儿子,但她没有像别人那样恭维儿子,而只是说了一句非常质朴但发自内心的话:“孩子,我为你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高兴!”
  为了庆祝华盛顿的凯旋,家乡的群众还举行了盛大的舞会。华盛顿年迈的母亲玛丽也被请到场。
  当她与儿子手挽着手走进会场时,所有的人都鼓掌致意,深深地敬佩这位温和而无私的母亲。
  玛丽说:“我老了,跳舞的日子早过了。但是我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欢乐。”说完便和人们一起跳起舞来。
  1789年2月4日,美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选举,十个州(因当时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得岛州还没有批准宪法,纽约州还没有选出选举人)的一百三十八个选举人进行投票,一致选举57岁的华盛顿为美国首任总统。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在纽约市华尔街联邦大厦宣誓就职,他是美国总统中惟一没有在华盛顿白宫居住的总统。
  在走上宝座之前,华盛顿特地回到弗吉尼亚向母亲道别。
  “母亲,只要有空闲,我会回来陪伴你的。”
  母亲说:“你别再看我了,去吧,我的好儿子,记住,你要永远做好事!”
  华盛顿点点头。他紧紧拥抱着母亲,久久不忍离去。
  华盛顿赴任后不久,他的母亲玛丽就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母亲喃喃地说:“上帝啊,我把祖国和儿子托付给你了!”
  在华盛顿任内,他尽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设立合众国银行,成立联邦最高法院,加速了美国的社会发展。1792年年底,他在总统选举中被全体代表一致地再度推选为总统。
  1797年他任期届满,退居弗吉尼亚的芒特弗农山庄。1799年12月14日因患喉头炎逝世。
  独立战争中华盛顿的部将亨利·李在悼词中对华盛顿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说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美国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07-7-13 2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迪生之母(南希):我骄傲,我有一个好奇的儿子
 母亲的爱,就像一盏明灯,它在群星之间闪耀着纯洁永恒的光芒,在上帝的桂冠面前燃烧着熊熊不息的火焰。 ——威利斯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祖先是荷兰人,1728年先辈从阿姆斯特丹移居到美洲。
  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是在伊利湖畔的维恩那城开旅馆时爱上女教师南希的,两人于18  
28年结婚。
  南希是苏格兰裔的加拿大人,婚后共育有七个孩子,爱迪生是最小的一个。按照祖先长者的名字,小爱迪生取名为托马斯,由于他父亲塞缪尔·爱迪生与阿尔瓦·布雷德利船长私交甚好,便又借了这位船长的名叫阿尔瓦。周围的人都叫他阿尔瓦,母亲南希则喜欢叫他阿尔。
  阿尔瓦小时一直住在米兰。关于他在米兰的轶事传说很多。有人说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为阿尔瓦出世以后几乎从来不哭,总是笑眯眯的,两只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头显得特别大,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聪明。也有人说阿尔瓦小时候长得很难看,尤其头发十分稀少,总是立着,一点也不服帖,父亲看了不舒服,就替他理了发,结果反而更难看,母亲也为此常常眉头不展。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阿尔瓦的身子很瘦小,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
  几乎所有看着阿尔瓦长大的乡邻都能证实,阿尔瓦小时对所有的物体都感兴趣,常常试图用手去抓这抓那。在他3岁时你会看到他静下来像大人一样思考,并学着大人用手指理他的头发。
  阿尔瓦开始张嘴说话的时候总是问这问那。他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不重要,但都不容易回答。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的大多数成员甚至都不想回答,他的母亲是个例外。
  一次阿尔瓦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阿尔瓦,我不知道。”
  阿尔瓦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阿尔瓦便找母亲问去了。后来南希对丈夫说,你不能总对孩子说不知道。
  阿尔瓦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不见阿尔瓦回来,很焦急,便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阿尔瓦。
  母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阿尔瓦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
  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便自己孵起了小鸡。
  母亲一看大笑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母亲便把人不能孵小鸡的原因讲给他听。阿尔瓦很佩服母亲的学问。
  由于阿尔瓦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会遇到危险。一次,他到储藏麦子的房子里玩,不小心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差一点窒息而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己也受惊不小。4岁那年,他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后来阿尔瓦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做屋瓦生意。阿尔瓦经常到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到温切斯特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实验,这个实验使阿尔瓦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个化学制品放在一起,叫他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奥茨吃了阿尔瓦配制的化学制品后几乎昏厥过去。阿尔瓦还认为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不是他阿尔瓦的失败。
  这次事件不仅使阿尔瓦的父母感到头痛,同时也震惊了附近孩子的父母,他们纷纷警告自己的小孩说:“不要和阿尔瓦玩!”
  小孩子们听了父母的告诫,都不敢再和阿尔瓦在一起,即使阿尔瓦邀请他们,他们也只是以畏惧的眼光看着他,一步也不敢接近,有时几个比较大胆的小孩,甚至会唱着歌来侮辱阿尔瓦,他们唱着:阿尔瓦、阿尔瓦,奇怪的小孩;阿尔瓦、阿尔瓦,他是个呆子;我们再也不和阿尔瓦玩了。
爱迪生7岁的时候,出现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1854年,伊利湖南岸沿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并使生意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父亲塞缪尔的屋瓦生意已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此他们的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又再度迁居了。
  这次他们并不用帆船牛车,而是乘火车到底特律后于第二天早晨上了鲁比号航船。他们沿圣克莱尔湖岸绕行了一日,而后便溯着圣克莱尔河一直向上驶去,最后他们在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
  搬到这里不久,阿尔瓦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因此,他的母亲在那一年没有送他上学。他只好留在母亲身边,独自一人玩耍。由于这一场猩红热,阿尔瓦的一只耳朵聋了。
  塞缪尔在休伦新买的房子建在松林中的高地上,能看到从休伦湖流出的圣克莱尔河。这幢房屋有十几个房间,后面有马房,单只建筑用地就有四公顷,另外有40公顷的果园。塞缪尔在这里经营制材和小麦买卖,也种植蔬菜。他把蔬菜和果园里生产的水果一起卖到市场,生意做得很大。虽然不再是米兰的富商,但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是绰绰有余。
  由于这里山明水秀,风景优美,塞缪尔后来在一个高地上造了一座约三十米高的塔,供人们饱览湖光山色,每人收费两角五分。这座塔建好以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阿尔瓦成为这个塔的小管理员,向每位参观的人收费。过了一些日子,参观的人数一天一天地减少,阿尔瓦觉得无聊,就对父亲说:“爸爸,两角五分太贵了,如果减价也许又会有人来参观。”塞缪尔采纳阿尔瓦的建议,将收费减到一角,可是参观的人还是不多。阿尔瓦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爸爸,在塔顶上装个望远镜怎么样?”爸爸说:“想得好!”这座塔很快就装置了望远镜,可是参观的人数仍然没有增加。这样,这座塔的生意也就无法再做下去了。阿尔瓦“失业”了。
  在管理这座塔的过程中,阿尔瓦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他想自食其力。他对父母说:“我想到镇上去卖菜。”父母起初不同意,由于阿尔瓦向父母再三作出承诺,表示愿意吃苦,一定要干到底,父母也就答应了。
  阿尔瓦用车子载着家里所种的菜到镇上去卖。阿尔瓦为人老实,不好的东西不卖出去,价钱一般也比别人的便宜,于是生意不错。过了一些日子,阿尔瓦又从别的农家买进水果去转卖。生意越来越兴隆,阿尔瓦一个人忙不过来,还雇了一位少年来帮忙。阿尔瓦做卖菜生意,一年多就赚了500多美元。
  阿尔瓦在8岁时才开始上学念书。进的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那位恩格尔先生。学校课程设置呆板,老师还经常体罚学生。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引不起阿尔瓦的兴趣。因此,他从来没有好好地坐在椅子上过,老师在讲台上教课,他就在下面走动,有时还跑到外面去。有时候,他会收集附近人家丢弃的物品,而制造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带入教室,整天就玩这些东西,完全不注意老师在台上讲些什么。长期下来,老师感到很头痛,因为他往往妨碍别人上课。
  阿尔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个性依然没有改,且对于课业方面的问题非常固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继续做下道题目。因此,不了解他个性的老师便把他当作是一位“迟钝”的学生,斥他为“糊涂虫”、“低能儿”。一次,在上算术课的时候,教师讲一位数的加法。许多学生都安静地听讲,只有阿尔瓦忽然举手发问说:“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
  不久老师把南希叫到了学校,对她说:“阿尔瓦这孩子一点不用功,还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昨天上算术课时,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你看这不是太不像话了吗?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害别的学生,还是别上学了吧。”
南希非常生气地说:“我认为阿尔比同龄的大多数孩子聪明,我会教我的阿尔,他再也不会来到这里!”
  当南希携着孩子走出校门时,觉得一阵心酸,眼里不觉掉下泪来。她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为这时她正做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据她平日留心观察,阿尔瓦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时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品质来。在受了这种刺激以后,爱迪生的母亲决心全力教育阿尔瓦,要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
  回到家里,南希这样问儿子:“先生说你是劣等生,你以为羞耻吗?”
  阿尔瓦说:“不以为羞耻,但觉得悔恨。”他接着又说:“可是我要知道的事,先生一点也不教我,我不要知道的事,偏偏又教起我来。”
  母亲接过他的话说:“是呀!先生说你是低能儿,但母亲不以为然。你从明天起,不要到学校里去了。母亲今天在先生面前已发过誓了:学校里当你是低能儿,无法教育,我就在家里好好地教育你。阿尔,我今天也应该和你立一个誓。母亲已立了决心,无论如何要使你成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你能不能发这个誓呢?”
  阿尔瓦说:“母亲,我愿意发这个誓,我定要做番大事业,使现在说我是低能儿的先生听了后悔。”
  南希接着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老师,但我有两项约束。第一,你要做什么事必须先告诉妈妈,因为你做的事虽好,但也许会妨碍别人。你要知道,给别人惹麻烦是不好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不可再去妨碍别人,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后你得好好地用功,妈妈要当你的老师,你必须认真听我的教导。”
  阿尔点点头,眼中含满了泪水,母亲紧紧地抱住阿尔,母子俩脸上都闪烁着泪光,两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阿尔一生中只上过三个月的学。从那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
  南希的决定是正确的。此后,爱迪生便在母亲的亲自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人类先哲的智慧思想。根据他母亲的固定计划,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在其他孩子玩的时候,他都坚持每天学习。有一个当时和爱迪生玩耍的人记得:“我们几个人在屋前正玩得高兴,这时门口出来了一个和善可亲的女人,衣着很朴实,戴了一顶时髦的花边便帽。她对我们望了一下,和蔼地喊道:‘托马斯·阿尔瓦,可以进来上课了。’那孩子默默地服从了,跟了她进去,临走时回过头来带着可怜的神态望了望我们。在这美丽的夏日,而且还是假期中,硬要从游嬉中叫去读那枯燥无味的课本,这该是多么难受的事啊!”
  小阿尔瓦虽然具有小孩喜欢玩的天性,但他不反对母亲的教育。因为母亲教给他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习方法。她认为,多思比简单地死记硬背更重要,只要阿尔瓦看得懂的书,不管多难的,都给他看。
  南希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她把家庭教育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夜,天上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庭院里一片葱绿,她和儿子来到高高的望塔上,一面纳凉,一面读书。到入了秋,爱迪生又念上了《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冬天,天寒地冻,她又与儿子在一起围火授课。她讲地理,如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各地周游,漂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又非常注意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敬慕不已。以至于朋友们都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在这些教育中,爱迪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他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他也认为,母亲是真正理解他的人,后来,爱迪生说:“我在早年发现了慈母是如何有益的。当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我决定要给她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盼望。她实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阿尔瓦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19世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写的《自然与实验哲学》。这本书有好几百页,书中内容从蒸汽机到氢气球无所不包。关于那个时代的科学的知识,差不多都已包含在内,是中学毕业生也觉得难念的一本书。爱迪生认真读完了这本名著。后来,爱迪生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读到的科学书籍,那时我还不到10岁。”
  阿尔瓦10岁时对化学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在休伦港自己的家中地窖里按照帕克的教科书做实验。他向当地的店主要了200只空瓶,在一个个的瓶子里装了不同的化学药品,常常搞得危机四伏,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塞缪尔和南希既担惊受怕,又为自己的孩子的好学感到自豪。为了不致惹麻烦,母亲南希命令他把仪器药品统统丢出门去。但经他苦苦哀求后,她也觉得于心不忍,总算是应允了他。本来阿尔瓦在贮有毒药的瓶上总标着“毒”字以示警戒。后来她发觉别的孩子时常私自地来试弄药品,觉得危险还是很多,坚持要他随时锁藏起来。
  在母亲的启蒙下,阿尔在10岁时读完了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休谟的《英国史》、席尔的《世界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著作,很快,爱迪生被潘恩的真知灼见所吸引,潘恩一直影响了他一生。后来他回忆说:“阅读那位伟大的思想家对政治与神学等问题的论述,我得到了启示。潘恩使我了解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可以清楚地忆起读过潘恩的著作后那种如见光明的感觉。对于潘恩,我抱有极大的兴趣。看一遍不够,我就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研读。”他还吃力地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教他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后来成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而科学界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承认他的成就的缘故。读了牛顿的这部杰作,爱迪生开始蔑视数学,这种态度并非是由于他不必借助数学就能一眼看出涉及数字的许多问题的中心环节,而是因为爱迪生家的一伙朋友帮助他解释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的许多疑难。
  阿尔瓦·爱迪生后来记下了他的看法:“我立刻得出结论,牛顿如果少知道些数学问题,他的知识面就会更宽。我从此开始讨厌数学,并一直不曾恢复起对它的好感,我把数字看成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用它完成推理的逻辑结论,但它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结论。”数年之后,他宣称:“我不是数学家,但我在这一领域里的名次可以处于领先地位。”接下去,他的话更为贴切,也更加狂妄,“我能雇来数学家,可他们不能雇我。”爱迪生后来在财富的积聚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数学家的原因,乃是他夜以继日地做实验。
  对一切事物感兴趣的阿尔瓦·爱迪生,通过电报对电发生了兴趣。
  阿尔瓦11岁时,报纸上登载了用电报线连接美国的电报员的故事,引起了他的好奇,后来他了解到在纽约和远至芝加哥的几个城市之间架起了约八百英里的电报线。也就是在这一年,阿尔瓦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他确信他也将要发明一种电报。但是,他需要钱买电器装置,而塞缪尔·爱迪生的生意不好,家里无钱做许多必须做的事。于是,爱迪生决定干干农活这一行,通过叫卖新鲜玉米和其他东西,他赚到了几百元钱。
  1859年,阿尔瓦·爱迪生已12岁了。这一年大干线铁路部分通车。该线从缅因州的波特兰起,至圣克莱尔河东岸的萨尼亚止。在河的西岸,开辟了连接萨尼亚与休伦港的轮渡;与此同时,又开辟了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南北单线。铁路为阿尔瓦提供了机会。
他听说在从底特律到休伦港的新铁路线上需要一个男孩在火车上卖水果和饼子,铁路上不付任何报酬,但可以用很少的钱买下食品,然后在火车上再用高一点的价钱卖出。阿尔瓦要求得到这份工作。
  阿尔瓦向母亲谈了自己的想法,但南希反对。她想到了那些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火车失去控制,相撞、翻车甚至翻个个儿等等。她也担心阿尔瓦在底特律等火车时会遇见坏人。
  作为母亲,南希的这种舐犊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南希也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权衡了利弊,最后还是同意了阿尔瓦的要求。因为这样对阿尔瓦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正如阿尔瓦自己所暗示的:“妈,我是一蒲式耳小麦;我有八十磅重了。”
  阿尔瓦·爱迪生终于在从休伦港驶往底特律的早班列车上当上了推销员。在爱迪生12岁那年,他结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作为一个细心而明智的母亲,是她发现了爱迪生的天资,是她引导着爱迪生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特别是在爱迪生遭遇别人白眼和打击的时候,是她给了爱迪生一生的勇气和力量。可以这样说,没有南希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不可能有爱迪生以后的发明。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足以让他母亲欣慰百倍。正如一位评论家说的:“虽然爱迪生不发明历史,但他的发明却为历史锦上添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5-4 09:08 , Processed in 0.1926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