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岳飞网·微信秒登录

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1周年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交流中心”不能登录,请加微信13907371163及时沟通解决
查看: 395|回复: 2

岳飞为李富将军家族谱牒题词——李氏文化

[复制链接]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7-21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飞为李富将军家族谱牒题词——李氏文化

    “李氏谱牒,子孙保之”。——岳飞
  这是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为莆田涵江白塘洋尾李富家族谱牒的题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他事母至孝,学文习武,少年壮志。其母在她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教育其为国为民。当金兵入侵时,岳飞投笔从戎,组织岳家军奔赴前线,与抗金名将韩世忠等一起共同抗金,大有“直捣黄龙”之势。
  李富(1085-1162),字子诚,号澹轩,他是唐室江安王李元祥的后裔。其祖先在武则天皇帝时避乱南迁,流寓于福建泉州。其后,李伯玉由南安辗转定居于涵江白塘洋尾村。李富是伯玉的玄孙,故有“安王世胄”之称。李富事母至孝,舍地百亩并捐巨金兴建梅峰佛寺。又在莆田建筑34座桥梁……人称他为“李善人”。
  南宋建炎初,金兵又大举南侵,李富出于爱国爱乡之心,应诏自费招募义兵3000人,自备粮饷、器械装备,所费不赀。他和三千义兵,分乘海船几十艘,从三江口海道扬帆北上,船上供奉妈祖甚虔,故得以顺利到达长江前线抗金,收复了建州,攻克了大仪,屡立战功。因之,李富与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名将相友善。
  岳飞十分赏识李富,当得知李富家族在修谱牒时,高兴地挥毫写下“李氏谱牒子孙保之”给李富。这八个大字正楷清秀、潇洒飘逸,是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瑰宝。这八字,不仅是岳飞给莆田李氏家族的光荣,也是给全莆田人的光荣!
  李富曾因战功授殿前统制司办公事官(简称“制干”),故李富有“李制干”的尊称。当岳飞被奸相秦桧等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时,李富义愤填膺,辞官回里奉母。
  2005年是李富将军(据陈章燕教授多方考证,认为现今对李富可称为“李富将军”)诞辰九百二十周年纪念,怀念此题字,很有垂教的伟大意义。2000年6月11日亚洲巨富邑人李文正先生看到岳飞的题字时,感慨地说:岳飞为我们李氏题词,实在伟大!实在光荣!字字值千金!我一定向海外李氏子孙颂扬之!2004年1月,李嘉诚先生给陈章燕教授回信中,对岳飞的题字也感动不已,说“感纫美意”。(“感纫美意”,据《辞海》1299页解释为“感佩不忘”之意。)

yue 发表于 2019-7-21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感谢您关爱《岳飞网》,希望继续发表更多更优秀的帖子,此帖我们的版主和网友已经开始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岳建良 发表于 2019-7-21 17: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岳建良 于 2019-7-21 17:57 编辑

造福桑梓炳千秋的李富
莆田晚报  2019-06-13   陈光庭

  在素有莆田二十四景“白塘秋月”之称的洋尾村中央,屹立着一尊巍峨的巨石像,石像的主人公就是彪炳史册的李制干大人——李富。兴许年轻人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老一辈人对他则是耳熟能详:他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是千百年来莆田乐善好施的第一人。宋名相李纲称其“才略甲闽南”;宋状元黄公度誉为:“一代元良、百世师表”;明代尚书彭韶赞他“千载殊绝人物”;莆人则将他和蔡襄、陈俊卿、林光朝、陈宓并称为兴化五贤,兴化太守岳正在小西湖畔建“五贤祠”供人祭祀。

    李氏渊源
  据李家族谱记载:福建的李氏开族祖先江安王李元祥,是唐太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正统皇裔,位尊殊荣。李元祥之第十四代孙李伯玉,为避乱举家由南安迁入涵江白塘湖畔聚族而居,李富是伯玉的第五代孙。李氏子孙在此开枝散叶,现己繁衍为一大族姓。斗转星移,时代更迭,然桓古不变的是李姓后人大门上都贴着一副对联:“制干家声大,安王世泽长”,从联中可看出,官阶小的“制干”能与王侯相提并论、对偶成联,也彰显出李富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求子舍地
  李富的父亲李泮为涵江商界巨贾,富甲一方,其产业链甚广,他在莆田城里有个“梅子岗”,山地面积百来亩,漫山遍种梅树,山中建有观音亭,夫妇俩相亲相爱,唯一缺憾事是婚后多年膝下无子,一天,其妻黄氏在亭中虔诚祈求赐子,凑巧的是不久后果然生一男孩,取名李富,夫妇俩十分高兴,认为这是观音所赐,遂决定捐出这片梅林,还把原观音亭扩建为佛寺。后来,李富为祈求母亲健康长寿,大兴土木重建寺宇,并奏请朝廷赐额。宋祟宁三年,徽宗敕赐名为祟宁禅寺,并赐“梅林佛国匾额”,后几代宋帝陆续改赐名为报恩光孝寺、光孝寺、梅峰报恩光孝寺等。现梅峰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梅寺晨钟”已成为莆田一大胜迹。
   文武兼备
   李富幼而好学、聪慧过人,他并不因为是富家子弟而娇生惯养。李富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末期,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大乱、生灵涂炭,具有爱国心的他,痛恨异邦野蛮掠夺,立志要报效国家。稍大后,他无心于科举功名,却学儒术,习武艺,还在家乡组织民兵武装,加紧军事训练,准备保卫家乡,支持抗金事业。当时,莆人在京为官者众多,李富的军训营讯息很快就传到宋朝名相李纲耳朵里,李纲看到李富年轻有骨气,又是同宗,就修书一封,要李富带兵北上抗金(这封信至今保存在洋尾李家族谱里)。当时正值金兵攻陷南京,占领临江(杭州)、宋高宗无奈落荒退到海上避难之时,李富闻知此讯,心急如焚,立即散财募集3000义兵,准备北上抗金。
    妈祖显灵
  话说李富带着钱饷、率领3000义兵乘船从涵江三江口出发,几十艘船扬帆刚驶进兴化湾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暴风雨随之扑面而来。在汹涌的波涛中船队行驶艰难,将士们多有晕船呕吐不止现象,且船摇来晃去随时有船倾人亡的危险。但李富处险不惊,急中生智,他跑到船上供奉的妈祖像前,虔诚祈求女神保佑。说来也怪,转眼之间,海上顿时风平浪静,云开雾散。李富及其所率将士大喜过望,继续破浪前行,奔赴抗金前线。李富回乡后特地在圣墩修建妈祖庙以报相救之恩。后又捐资重建圣墩顺济庙,妈祖圣像从原来的西殿移至东殿,为妈祖正序位,使之成为该庙主神,提高了妈祖信仰在民众和官方中的知名度。
    宋绍兴十二年,特奏名进士廖鹏飞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这是除湄洲妈祖祖庙外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供奉妈祖的庙宇之一。并获得朝廷赐额“圣墩顺济庙”。 此外,李富还在白塘湖中的浮屹上,建了一座妈祖宫,供人祭祀,以答灵麻。李富对于妈祖的发展功莫大焉,在今湄洲妈祖祖庙八位配享神中,李富即是其中的一位。
    抗金英雄
  在同甘共苦中建立起来的情谊是最深厚的,李富也因之与韩世忠、岳飞有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岳飞很赏识李富,当得知李富家族在修族谱时,兴奋地挥亳写下了“李氏谱牒、子孙保之”的题词,这题词至今仍保存在洋尾李氏谱牒中,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瑰宝。
  不久,李富向朝廷进《奋边策》,力陈抗金复地主张,但为投降派秦桧所阻,这时,李纲也被罢相,李富目赌大奸臣当道,良莠不分,知无可为,不愿以豺狼为伍,便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官返回故里。
]  李富归隐后,在梅峰寺中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聚徒讲学,有教无类,对穷学生免收学费,还提供食宿。“远近之贤且贫者,咸厚懒焉。”他还捐巨资修善兴化军学,在白塘洋尾亦创办学堂。李富是着名的理学家,自己经常亲自授课,他不是单纯的教字造句,而是以儒学为基,帮助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德树人,以达到“源洁则清流,行端则影直”的境界。李富一生与人为善、广结人缘,他先后请莆籍近百名进士来他创办的学堂讲学,为学子输入了正能量,从而,培养了许多贫困学子、造就了一批可塑之才。如名士王进之、龚遂良、林观、黄刍、黄庚以及刘孔修、廖鹏飞等。白塘洋尾村宋代以来亦有入榜进士29人,职官122人。后来,他的学生、进士王进之在评价老师时,挥亳写下“种德传心”四个字,这个评价是独到的,重就重在一个“种”字,种既是播种者,也是一颗种子,只要经他一栽培,就会在莆田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至今,这个匾额还高高挂在李富祠的厅堂上。
  乐善好施
  李富回乡后,他一边“藏修”研学,一边捐资造福桑梓。他看到莆田溪流水沟纵横交错,建造桥梁,对民众方便交通、促进生产甚至从事经商大有裨益。他根据在江浙一带所见的桥梁和维修情况,先勘察地形,提出设计方案,因地制宜确定造桥类型。他捐巨资并发动群众集资,先后建造了34座桥梁。李富主持修筑的石桥坚固耐用,精巧美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把兴化平原上交通受阻的地方改变为通途,起到了利民、便民的作用。因有李富为首的那一代人的努力,后来,这方土地上才获得了“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莆阳文献》作者郑岳进士曾作“成桥济人”赞李富,诗曰:
  区区微利较锥刀,济险由来属俊髦。
  三十四桥尚无恙,秦皇鞭石笑徒劳。
  清代兴化诗人吴德昭形容它的繁华时写道:
  水满江千月色遨,画船夜静泊新桥。
  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侯晚潮。
  野渡无人方系揽,隔江有众共讴歌。
  须臾报道春潮暖,处处春烟锁柳条。
  铺桥修路,历来被莆人视为做积德,而李富行善的出发点则是普济行人、方便民生。李富在鼎力造桥的同时,还带头捐资、组织民众修筑海堤、围垦造田3800亩,既防汛防潮,又促进了农业生产。他还捐资垦埭田、修寺(囊山寺、梅峰寺、重兴寺、满月寺)、盖路亭等等,好事做了一箩筐,在莆人的印象中,能为民提供方便的地方,多会留下他的身影。因而,莆人将他誉为乐善好施第一人。

    英魂长在
  人在孜孜不倦为大众奉献时尚无感觉时间的流逝,但突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便会隐约预感到大限将至、背倚棺木的日子不远了,李富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一生为别人,这回该轮到为自己考虑一回了。他只身往深山老林寻墓址,由于路途劳顿,在常太长基山席地而睡,朦胧中梦见一白发老者款款向他走来,自称是本地土地公,己在此等候多时。老人告诉他说:“此地就是选墓址的绝佳地方,往前三步、一朝天子穴;退后三步,三代封侯穴。若选子孙昌盛,墓址也在此山”。李富想到朝廷尔虞我诈,身无用武之地,毫不犹豫就选择子孙昌盛项,并寻求具体位置,老人答道:有火光之处便是,说完就不见了踪影。李富就在山中寻火光,正好遇到一尼姑在烧焦的庵前痛哭,李富上前打探,小尼姑说庵被火烧已无栖身之地,李富顿时明白过来:这烧焦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归宿,马上与尼姑商量,答应在梅峰寺附近为尼姑新建一座庵作为交换。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兵撕毁和约,挥戈南下,铁蹄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这时,李富己卧病在床,仍时时关心前方战况。次年,他听说有人从北方回莆,遂向其打探前线情况,得知边境危急,义愤填膺,长叹数声气绝身亡。时年七十八岁,墓葬常太里长基山,李富墓为省级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李富一生酷爱读书,着有《春秋注解》《澹轩集》等二十多卷,这些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又一珍贵财富。
  一代理学家林光朝,获悉李富驾鹤西去,泣不成声,作《挽制干公二首》,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功臣,其中一首诗云:
  文字纷纷更问兵,秋打束发尚青荧。
  便令三子成门户,却许诸孙说典型。
  隔水忽传朝露曲,行人长数夕阳亭。
  河东继笔惟诸薛,梅子冈边为勒名。
  后来,李富一脉瓜瓞绵绵、子孙昌盛,俊彦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八百五十多年来,李富后裔播迁省内外、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比比皆是,商界巨子李嘉城、李文正,政界李礼辉、李祖可等纷纷来闽认祖,他们虽时代更迭、强域不同、事业有异、名位不一,但李富爱国爱乡、乐善好施、崇尚教育的优良品格,在后人身上一览无遗、无处不在。每年农历九月十一日,成百上千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及社会各界人士会不约而同汇聚在李富墓前祭祀扫墓,也反映出人们对李富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3-28 23:40 , Processed in 0.1705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