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繁体中文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岳飞网·微信秒登录

电脑版尽能领略岳飞网的风采岳飞网公众号、抖音期待您的原创作品“岳飞网交流中心”不能登录,请加微信13907371163及时沟通解决
查看: 2269|回复: 0

大爱如山:贵州毕节84岁父亲照料62岁儿子15年

[复制链接]
岳锋 发表于 2012-3-26 20: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十年来,李顺华老人仍然是一贫如洗,摇摇欲坠的木板茅草房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15年前,老人年近半百的儿子因病瘫痪在床,老人不离不弃,用催人泪下的父爱精心照料着儿子......
     一、儿子因病瘫痪
     春节刚过,毕节晚报记者偶然从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村民口中得知该乡韩家沟组李顺华老人的故事后,决定到韩家沟组走一趟。坐落在绵延不绝大山深处的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中寨村是一个仙境般的地方,因受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村民们祖祖辈辈的日子没有像中寨的风景那样美丽。
     走过山路、趟过河流才能到中寨村村委,而从中寨村村委出发还要翻越几座大山、行走近10公里才能能到该村的韩家沟组。由于一直不通公路,韩家沟组几乎是与世隔绝。2月12日,经过近半天的折腾,在村民熊天军的带领下记者好不容易才来到韩家沟组。村子里仅有五户人家,村民们长期只能靠几块贫瘠的土地赖以生存。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头,远远就看见五栋破破烂烂的房子散落在山下,房屋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看上去已经快被压偏。走近村民们的茅草房记者心里顿时酸楚起来:眼前房子都破破烂烂、四壁透亮。
    李顺华父子俩的房屋不足50平方米,屋内除了摆一间床和一张桌子,再也看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
    见到李顺华老人时,他正在用热水给儿子洗脸,随后,他从锅里拿出两个煮熟的鸡蛋,慢慢的将壳剥去,小心翼翼地递到儿子里嘴里,看着儿子一口一口地将鸡蛋吃完。
    行动蹒跚的李顺华老人今年84岁,老伴早年已去世,老人只能靠独自种地养活自己。儿子李声富今年62岁,儿媳生病多年后已离开人世,因家里贫困,两个孙子外出打工多年,由于在外也只能勉强生活,所以他们长期都难回一次家。
     1997年,儿子李声富突然患脑血栓,为了救治儿子,李顺华老人到处筹借了6000多元钱将儿子送到了毕节城区一家医院。最终,儿子虽然保住了命,但却从此瘫痪在床。老人经常到山上挖来草药,老人还到处为儿子寻医,希望儿子有一天能站立起来。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儿子的病情却没有任何好转。
      二、老父悉心照料15年
     为方便照料儿子,李顺华把李声富接到家里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老人除了要给儿子洗脸穿衣、喂饭、照顾儿子大小便,还坚持给儿子按摩。儿子经常都需要吃药,老人每月都要请人到城里给儿子买些药稳住病情。为了攒钱给儿子买药,老人省吃俭用,经常都只是吃点土豆充饥,一年几乎吃不上一顿肉,烧不起煤,老人只得到山里砍柴。
      老人一共有两亩地,主要种植玉米。为了多有些收成,老人每天照顾儿子后,都要到地里劳动,然而,辛苦一年也只能收1000多斤玉米。老人还养了几只鸡,可他从来舍不得吃。每到要给儿子买药,李顺华老人只能背上一背玉米到集市上去卖,换钱给儿子买。每次背玉米去卖,沉重的背篓重重地压在老人已弯曲的脊背上,可老人却始终咬着牙坚持着,他知道,自己是儿子在家里唯一的支柱。
      由于居住在高海拔山区,李顺华家没有稻田,为让儿子不时能吃上大米饭,每到过节,李顺华都用玉米给别人换些大米给儿子吃。每次亲威和邻居们送来的大米和猪肉,李顺华自己都舍不得吃,全部留给儿子吃。
     李声富的床前,长时间都放着一个塑料瓶,瓶子里的糖水随时都是满满的。李顺华告诉记者,儿子平时口里经常发苦,就想喝点甜水。由于白糖太贵,他就买来糖精化水给儿子喝。“本来应该是自己孝敬父亲的时候,可没想到父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每天照顾自己。”躺在床上的李声富流着泪说,下辈子就是变牛变马也无法还清父亲给自己的一切。
    15年来,李顺华从没买过新衣服,好心的亲戚和邻居看着可怜,偶尔会给他送来一些旧衣服。今年过春节,好心亲戚送来的了一些米,一些肉,这两样很普通的东西已经算得上李顺华的奢侈品了。
    三、希望儿子能站起来
    “我是父亲,不能看着他先走。” 由于儿子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儿子活下去,李顺华每天要精心照料,洗脸、穿衣、喂饭,鼓励儿子,最让老人犯难的是每次扶儿子大小便。因为年迈体衰,老人从扶儿子下床大小便,到把儿子扶上床,每次都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全身无力。一次,儿子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李顺华老人急忙来到床前准备把儿子扶起来,可任凭他怎么使力,也无法把儿子抱上床,老人急得跑出去向邻居求救才将儿子抱上床。“前几年,身体要好些,即使他掉下床我也抱得动,现在老来无用了。”李顺华老人喃喃地说。
     今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整个村寨凝冻了好长时间,李顺华的屋子里冷得让人发抖,山上的柴也不好砍。李顺华担心儿子被冻坏,决定在年前给买些煤来给儿子取暖。去年腊月二十三,李顺华分五次背了100斤玉米到大方县兴隆乡街上卖得了110元钱,然后花85元大方县兴隆乡购买了100斤煤,又五次把煤背回家里。为了这100斤煤,老人一共在山里往返20趟,走了近百公里的路程,有一次因为冰冻路滑,他险些掉下山崖。然而,看到儿子不再受冻,屋子里暖和了,老人心里感到非常踏实。
     在李顺华老人家里,记者的眼睛不止一次湿润。这是何种无私而又伟大的父爱啊!离开终身难忘的韩家沟前,记者问老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老人说,他希望奇迹出现,让瘫痪的儿子能站起来。因为,如果他离世后,就没人照顾儿子了。
    摘自:毕节晚报   记者:王庆泽 朱光伦 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嗨!您好:
欢迎来到 岳飛网。
我的名字叫丫丫
很高兴能够为您服务!
如果已经注册【请立即登录并按丫丫提示一步步完成我就不会再来烦您了】
还没有账号请【实名注册(中文)】

手机版|小黑屋|岳飞网 |打赏 |岳飞网动态43090302000031

GMT+8, 2024-6-17 22:08 , Processed in 0.1573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